让“两会”精神深入师生头脑
——重庆化工职院开展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进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
4月13日下午,在重庆化工职业学院举行的2022全国两会精神融入思想理论政治课的集体备课会上,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道德与法治课程教研室主任柳杨繁老师分享的学习体会。
这次集体备课会有点特别,参会者除了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和全体思政课教师外,学校全体校领导、党委宣传部全体工作人员、各党总支书记也全部参加。
图为:集体备课会现场
就如何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柳杨繁老师认为“必须沿着‘谁来融’‘融什么’和‘怎么融’的逻辑脉络,对2022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进行思路梳理。” 概论课程教研室主任文道群则具体分析了 “五个必由之路”“民族团结之本”和“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等两会热词融入概论课的思路和方法。思政课教师代表胡歌子和刘娟则结合学校的学生学情实际,围绕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思路等方面进行了发言分享。
在认真倾听了各位思政课教师的讨论发言后,学校纪委书记但军强调,思政课一定要紧扣大学生最关心、最关注和最紧迫的需求,接地气、指出路,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副校长张荣则认为要结合学生就业等现实情况,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党委副书记代刃又从跳出备课说备课、针对备课说备课、拿出成果备好课和统筹协调支持好四方面,分享了他作为一名多年的思政课教师站上讲台、站稳讲台和站好讲台的经验与做法。
党委书记范永同总结强调,将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意义重大。为此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重视给学生讲清背景形势,报告的内容选取上要根据实际有所侧重;二是要找准教学切入点,深入剖析,讲清讲透;三是要抓住学生注意力,注意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坐得住、听得进,有所触动、有所作为,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近年来,重庆化工职院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每学期就重要的形势与政策教学课题,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和思政课教师一起参加的集体备课制度,让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并不断提升。
(文:王中刚 严娇 图: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