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盾牌舞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实践研究

A-A+ 来源:环球教育新闻网 编辑:鹿鸣 发布: 2023-12-23 16:20
永新盾牌舞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赣舞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是以盾牌、铁叉、短刀为道具,集舞蹈、武术、音乐、杂技于一体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表现两军对垒破阵、相互...

永新盾牌舞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赣舞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是以盾牌、铁叉、短刀为道具,集舞蹈、武术、音乐、杂技于一体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表现两军对垒破阵、相互攻守拼战的场面,阵式变换多样,有着浓郁民族特色和磅礴的战斗气势,充满阳刚之气。在民俗、艺术、教育等方面蕴藏着广泛而又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就这个层面上而言,将盾牌舞融入舞蹈教学实践和专业课程建设,从而实现其活态传承的目的,可谓意义重大。充分利用地方传统舞蹈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中,不仅对地方传统舞蹈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有力举措,对于提高学生的舞蹈理念、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发扬中华美学、彰显其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将宝贵的赣舞资源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对于其保护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赣舞文化保护传承的背景之下,挖掘永新盾牌舞的审美价值、训练价值和艺术价值,将其融入高校舞蹈课的教学之中,加深学生对赣舞文化资源的理解与认知,潜移默化感受赣舞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赣舞文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这是当下赣舞文化走向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为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为“纯洁得像白纸一样“的广大幼儿提供教育教学服务,这对他们提出了很高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专业技能要求。另外,学生多为女生,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将极具文化内涵、又充满阳刚之气的永新盾牌舞融入学前教育舞蹈课堂,不但能让学生体验优秀传统舞蹈文化,还能滋养他们的文化修养,更可以培养阳刚之气。永新盾牌舞不仅要在理论上注重其保护与传承,在实践中也要积极探索。因此,将其融入到舞蹈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的多维度环节之中。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基于理论与实践互促的“双创”理念,以“如何学好中国历史,讲好中国故事”为问题的逻辑起点,思考“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实践教育命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将永新盾牌舞融入学前教育、舞蹈课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道德素养和精神面貌,很有必要。

挖掘整理永新盾牌舞资源

永新盾牌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了能够将其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有必要对该舞进行挖掘、收集和整理。把永新盾牌舞引入到学前教育舞蹈课堂,丰富课程内容,形成课程特色,制造“课堂兴趣点”,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有效提升学生学积极性和能动性。

提炼永新盾牌舞中的育人要素

永新盾牌舞集舞蹈、武术、音乐、杂技于一体,是我省赣西南赣舞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民俗、艺术、体育等方面蕴藏着广泛而又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将其与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相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对盾牌舞进行分析,提炼出适合学校课堂教学的内容,尤其是具有育人效果的要素。甄选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的教学元素和教学案例融入学前教育舞蹈课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与舞蹈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功能,深挖永新盾牌舞中的文化元素和育人元素,将其与课堂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舞蹈编排、动作和技能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心灵得到滋养,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隐形“课程思政”目的。

探索永新盾牌舞有机融入课堂的有效路径

舞蹈课既有理论性、技能性、实践性,还有思想性。学生舞蹈课程的学,可以塑造体形、陶冶情操、获得技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可以获得舞蹈教育知识和舞蹈教育技能。如何实现蕴含丰富优秀的文化传统、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的永新盾牌舞与学前教育舞蹈课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达到育人效果,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创新的教学设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倒逼课堂教学改革,有助于进一步落实“三教改革”精神和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解决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制定校本课程建设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舞蹈技能课的设置也逐渐完善,其中中国民间舞是舞蹈课的核心内容,但各校几乎都是以传统的汉、蒙、藏、朝、维等几大民族的舞蹈教学为主,对于一些当地极具代表性的民间民俗舞蹈则缺乏重视。可以说,地方传统舞蹈文化资源是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学校应该以当地具有特色的、无可复制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将其纳入中国民间舞的教学实践之中,加快校本教材开发,大力推进校本课程建设,使地方传统文化切实成为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优质资源。永新盾牌舞舞蹈动作鲜明,具有丰富的舞蹈语言,由八个阵式组成各种花样,动作雄健有力、迅猛矫捷、灵活多变,气势磅礴。在对打时,舞者微微屈膝呈扎马步状,一脚全脚踩地,一脚点地,在作战中可用于绊倒敌军,舞步多为“丁桩步”和“矮桩步”,有时也用“擦桩”“溜马桩”等步伐,上半身体态基本上是含胸前倾,重心放低,坚实沉稳,利于刺击敌人,眼神坚定地跟随着刀叉方向,在打斗过程中不断抖动短刀和铁叉,嘴里发出“呵”“嘿”等呐喊声,刀叉齐鸣,人嘶马叫,分外壮烈。从以上得知永新盾牌舞已具备纳入学前教育舞蹈校本课程的条件,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尝试将这种颇具特色的当地舞蹈文化资源引进舞蹈教材,融入学前专业的中国民间舞课堂,探索校本课程建设。

总之,将赣舞文化资源融入学前舞蹈教学实践的探索,是新时代高校舞蹈教学改革发展以及赣舞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工作的内在要求。这一探索实践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它需要教学人员、科研人员、学生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努力钻研方能形成和完善。因为,任何一种舞蹈文化,只有在真正了解其文化内涵本质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研究态度,并以前瞻的意识和发展的眼光,紧抓赣舞文化特征、追求更深层的文化底蕴,才能指导我们更好地为赣舞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添砖加瓦。故此,将永新盾牌舞融入舞蹈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当前赣舞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舞蹈教学实践改革的内在要求,唯有将教学与传承相结合,才能使民间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作者:胡怡,于嘉瑶,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课题名称:优秀传统赣舞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舞蹈课堂研究与实践——以永新盾牌舞为例,课题编号:JXJG-22-55-4。

猜你还想看:

长水教育:推进“六好目标”,打造长水特色

长水教育:推进“六好目标”,打造长水特色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大模型“优师培养计划”课程培训研修班(第一期)顺利召开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大模型“优师培养计划”课程培训研修班(第一期)顺利召开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大模型优师培养计划课程培训研修班(第一期)于2023年11月30日-12月1日在线上顺利召开。本次研修班由教育部...

2023全国高校大模型及AI人才培养与特色课程建设论坛在海口顺利举办

2023全国高校大模型及AI人才培养与特色课程建设论坛在海口顺利举办

2023全国高校大模型及AI人才培养与特色课程建设论坛于2023年11月25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

天立国际控股2023年度业绩交流会顺利召开

天立国际控股2023年度业绩交流会顺利召开

2023年11月24日,天立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773.HK,天立国际)2023年度业绩交流会在线召开,逾170名投资人参与会议。 2022-2023学...

每年可培养近万名技能人才!常熟市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正式启用

每年可培养近万名技能人才!常熟市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正式启用

11月20日,常熟市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启用仪式在常熟举行。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军,江苏省人力资源...

长水教育集团与泰国教育部民教委签署战略协议 共谱中泰国际教育合作新局面

长水教育集团与泰国教育部民教委签署战略协议 共谱中泰国际教育合作新局面

10月9日,泰国教育部民教委教育工作者访华团一行到访长水教育集团及下属学校云南长水(衡水)实验中学本部,实地考察学...

长水教育: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共筑教育强国目标

长水教育: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共筑教育强国目标

近日,第4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云南赛区)传来喜讯,云南长水(衡水)实验中学邱星谕、杨晨、王宇豪、杨云乾、刘国...

2023年领事保护情景剧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2023年领事保护情景剧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9月27日,2023年祖国在你身后领事保护情景剧大赛决赛成功举办。本届大赛由市外办联合首都精神文明办、市文化和旅游局、...

【展览】“生生之境”——刘北光油画作品展在北京奥加美术馆开幕

【展览】“生生之境”——刘北光油画作品展在北京奥加美术馆开幕

生生之境刘北光油画作品展于2023年9月17日在北京奥加美术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英杰硬石艺术博...

戴森开展多元公益科普活动,响应全国科普日号召

戴森开展多元公益科普活动,响应全国科普日号召

[2023年9月21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起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于近日正式启动。在中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扫扫更好看